人,生来就只是一种人,独一无二。有自己眷恋的地方,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喜欢做的事,喜欢相处的人。但人有千万种,唯有背起背包走向陌生的城市才能去体会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喜欢的食物,他们散步的街道,他们谈论的事情。也许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但体验过他们的生活,才知道自己的好。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走出去看别人,回来做更好的自己。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长江大桥
古德寺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做为省会城市,武汉的市内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我们的航班是夜间到达,机场大巴的班次依然很多。白天的大巴是分线路分别去往武昌、汉口等区,晚上就是一辆车走完所有线路。武汉城区现在有6条地铁线,同时还在大肆修建地铁,老城区道路都比较窄,公交堵车还是挺严重。但我很佩服武汉公交司机的水平,在路上与私家车抢道完全是压倒性的优势。
关于吃的
基本上任何口味的人都能满足吧,可选择性还是挺多的。不过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尝一下当地美食,热干面、武昌鱼、排骨藕汤都是不能错过的,也可以去汉口的老街巷里去尝尝武汉当地的传统小吃。
关于住宿
武汉的住宿真的很便宜,这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即使在节假日绝大多数位置好的快捷酒店200块左右也能搞定。一些主题酒店也基本上在300块上下。这次比较遗憾的是没订到青旅的房间(青旅一般客房少,订了就不退,由于迟迟没有确定是否可以顺利出行,临近的日子在订房是就没有了)
关于天气
去之前很多人都跟我说元旦武汉会很冷,导致我武装过多,每天都在想方设法的减轻衣物。对于在北方长大的人来说,白天十三四度根本就是很温暖吧。倒是在酒店的时候比较不适应没有暖气的房子,总感觉空调无论如何也吹不热整个房间。武汉的雾霾也是挺严重的,假期几天一直预告都是晴天或多云,可难道见到阳光。我出门几乎是全程戴着口罩。其实以前我并没有这么矫情,可能是在威海享受清新空气太多了,变的越来越脆弱。似乎武汉人很少有带口罩的,很多路人对我投来异样的眼光。
武汉大学
八一路珞珈山站点,下车之后是个通道
武汉大学
从八一路的牌坊出发经广场到万林艺术博物馆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万林博物馆门前的校园小巴士,乘坐的学生还是挺多的。
武汉大学
万林艺术博物馆,中国第一悬挑楼,楼体相当大一部分是悬空的。走到近处后还是能感受到一点点震撼的,据说建造时由于本体抽象艺术的风格和周边武大老建筑不符,还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武大的校友陈东升捐助,陈东升是谁就自行百度吧!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万林博物馆珍藏的齐白石的《螃蟹》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
万林的顶楼有个咖啡厅,有非常大的露台,速度快的话可以在万林的顶楼露台喝杯咖啡,晒晒太阳。从万林出来差不多中午时分,正好可以右后转去梅园餐厅吃午饭。
武汉大学
学生餐厅不收现金,如果不幸借不到学生卡可以去另一面有呷哺、肯德基等等。午餐时在呷哺呷哺吃了潘同学一直推荐的冬荫功锅底。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午餐后一路向北走樱花大道,过宋卿体育馆,到老斋舍和樱顶拍拍照片。春天的樱花大道应该是武大的颜值担当了。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老斋舍旁是武大的又一所老建筑,图书馆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走下图书馆的大坡向南可到体育场和行政楼,过了行政楼再向北就可以直达凌波门了。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晚上夜宿天鹅恋主题酒店,酒店就在武汉大学附近,非常的方便。
房间不大,但是非常漂亮,干净卫生。
酒店的一些物件都很精致也比价哦有创意,还特意拍了电话和台灯/烟灰缸都很符合海洋的主题
武汉大学D1@东湖栈桥->重新激活你的文艺梦
凌波门外是东湖的栈桥,一个非常文艺的地方。到达栈桥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太阳开始下落,光线很棒,如果没有雾霾的话能出不少好的人像片。无需更多pose,只要站在那里就有feel,只是注意千万别掉水里了。
东湖D1@楚河汉街->这条街给我能玩一年
汉街离武大的凌波门不远,公交直达。这条街属于国民老公王公子的。汉街不短,吃喝玩乐俱全。还有很多看不懂店名的小店。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
武汉的第一顿晚餐,立志要吃鄂菜,发微信给武汉的一个摄影师网友,对方表示并不知道哪里有好吃的鄂菜,自己只喜欢吃火锅和日本料理。好在我运气不错找到一家新开的做鄂菜的店,点了排骨藕汤和清蒸武昌鱼,算是经典的鄂菜代表吧。可能是由于新店的缘故,厨师和服务员配合有误,藕汤上完后很久鱼才来,竟然已经快凉了。看在就餐环境和68折的价格也就勉强接受吧。
俏立方餐厅D2@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回忆中学课本
武昌起义、黄鹤楼和长江大桥是通过中学历史和语文课本对武汉的初步了解。这三个地方离的并不远,索性将行程安排在一起。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也称“红楼”,其中的一处正厅屋顶很有特色,在这里工作的一位大姨看了我用手机拍的这张照片后问我如何找到拍摄点,于是我跟她解释怎样用沙发和柱子来找中心点。后来阿姨跟我说她在这里值班的时候也经常拍这个屋顶,还说可以拍成菱形让画面更跳跃……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D2@黄鹤楼->回忆中学课本
离“红楼”不远就是武汉的地标-黄鹤楼。考虑到人太多,果断放弃了80大洋的门票而选择沿着黄鹤楼南边的公路走了一段,也算是能亲眼目睹一下黄鹤楼的风采。一路上给朱圆圆同学详说关于“极目楚天舒”这句话的由来。
黄鹤楼
黄鹤楼西门旁,一辆缓缓通过的绿皮车。我是有年头没坐过长途绿皮车了。
黄鹤楼
黄鹤楼
中午的午饭在长江大桥不远的户部巷解决,对于一个面食动物,吃面是必修课。干了这碗热干面,官方版的中国十大面我就仅剩杭州片川没吃过了。
户部巷美食一条街
户部巷美食一条街
户部巷美食一条街
户部巷美食一条街
在官方版的中国十大面里,热干面居首,不知道商务部是如何评选出来的。这家蔡林记貌似在武汉做热干面也很有地位,对于面我只能说,还好。之后的一天,又去了一次蔡林记买生煎,倒是觉得他们做的生煎包更好一些。
蔡林记热干面馆
蔡林记热干面馆
蔡林记热干面馆
我还记得在初中课本里形容武汉长江大桥是飞过去的,所谓天堑变通途。在近处看这种梁桥结构确实比长江二桥那种斜拉桥要更壮观一些。比较坑的是桥头堡的电梯是单向收费,也就是坐电梯上桥交2块,下来还要在交2块。朱圆圆同学看到长江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长江?水为什么那么黄?”我竟无言以对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D2@昙华林->如果可以,请去一次公厕
似乎每座城市都会有一条这样的文化老街,北京的五道营、绍兴的仓桥直街、苏州的山塘街等等,一条老街却布满了特色餐饮与各式文艺气息的小店、咖啡馆等等。但如果你认为昙华林就只是这一条街就错了。实际昙华林园区的面积很大,遗留着很多“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去一次这里的公共厕所,因为在你找厕所的路上能看到很多老武汉人的旧居,以及当下的生活状态。一砖一瓦都刻着老武汉的历史记忆。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找到了蚂蜂窝上名气很大的“大水的店”,本想喝一杯,进去后老板说不做手冲单品,我只能转身离去。
大水的店
徐刀刀,相离不远开着两家店,一家卖鲜花饼,一家卖铜锣烧,每天限量,卖完走人。我发现越大牌的店主,生意就越好。
昙华林
旅行的第二天,体力已远不如第一天好。终于找到了一家做手冲的店,进来喝杯咖啡,休息了许久。不得不服,以前出门随身想带什么带什么,现在是什么能不带就不带。
边渡咖啡馆
边渡咖啡馆
服务生给了冰块,想喝冰的还是热的,自己随意。
边渡咖啡馆
朱圆圆同学的拿铁,花拉的漂亮。
边渡咖啡馆
店主养的猫,来往的人都喜欢逗逗它,这猫显得极其不耐烦!最后就干脆睡去了!
边渡咖啡馆
从昙华林出来,武昌就告一段落。乘轮渡转战汉口。之前在南京也坐过一次长江轮渡,但和南京不同,在南京过江到浦口就像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在武汉过了江还是武汉。
武汉轮渡D2@江汉路->众众众
夜晚的江汉路步行街,虽然江汉路步行街的长度是全国城市步行街之首,但由于是跨年夜,必然是众挤众了。人多到相机都懒得掏,只拍了一张中国银行。
江汉路步行街
江汉关大楼,很有气势,可惜景观灯开的晚了些,天已经全黑了。
江汉关大楼D2@汉口江滩->不要用脚步丈量它的长度
汉口江滩,汉口市民晚上休闲娱乐的地方,随处可见各类广场舞大妈与轮滑少年。拍对岸的武昌。白天无法发觉,从晚上的照片上就能看出武汉的雾霾有多大。传说这里有一大片芦苇荡,拍人像很漂亮。
汉口江滩
武汉长江二桥,斜拉式的。就感觉没有大桥那么威武雄壮了。
汉口江滩D3@三镇民生甜食馆->排队过早
武汉和扬州是我所去过的早餐最有特色的两座城市。扬州习惯面食配茶叫喝早茶,武汉人习称过早,吃的花样也更多一些。三镇民生也算武汉的一家老字号了,我们去的胜利路这家总店基本上每个窗口都要排队,更有意思的是前台收银并不点餐,只能将人民币兑换成店内流通的塑料钱票,感觉还是挺有纪念意义,最后留了一个2元没退,带回来做纪念了。
三镇民生甜食馆
三镇民生甜食馆
两个人16块买了豆腐脑,三鲜豆皮,鸡冠饺,吃撑了。第一次吃到加了馓子和糯米的豆腐脑,还有我一直认为就是油饼的鸡冠饺,吃到中间才明白原来真的是饺子,中间有馅。
三镇民生甜食馆
三镇民生甜食馆D3@古德寺->唯一与二分之一
一个几乎要被高层建筑包围的老寺庙,隐藏在深巷中,有种大隐于市的感觉。教堂的建筑样式确是一处佛教寺庙。这样的佛教寺庙全世界只有两所,另一所在缅甸。古德寺是女众丛林也就是尼姑庵,寺院中有菜地、有散养的白鸽,偶尔碰到三三两两低声细语的尼姑。拍拍照片,喂喂鸽子,心里就很清静。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
古德寺D3@黎黄陂->每一步都踩着历史
原谅我一直念做黎黄po,直到出租车司机跟我说黎黄pi到了,我才意识到这个字念pi。这条街很短,只有600多米,但确有17处租界时代遗存的欧式建筑,对建筑有兴趣的可以来亲眼辨别一下哥特式,洛可可,巴洛克等各式建筑的区别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正巧这里在办黎黄陂路主题的摄影展,还看到了不少小学生的作品,都非常不错,让人倍感压力啊。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诗大家都知道的,就写于我身后这座巡捕房内。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一家高逼格的美发店在重新装修,干活的工人在门口小憩一会。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中午吃饭完全没有目标,于是就打开高德地图搜周边,发现了一家口碑不错的小店,但走近一看竟然小到只有4个桌台。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进去问了下服务生,服务生说跟我上2楼吧,然后带着我穿梭过乌黑的小屋子和发着吱扭声的木质楼梯,走到了2楼一个完全可以称之为危房的房间内。即使是这种环境,我们坐下的也已经是最后一个空桌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门内是这样的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门外是这样的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好在菜品还真没让人失望,点了几个招牌菜,上菜的时候才发现干煸藕丝和秘制小黄鱼几乎是这里每桌必点的,口味完全可配得上私房菜的称号。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D3@汉阳造艺术区->小一号的798
汉阳造基本是按照798的调子搞的,但是规模要小很多了。园区内有不少设计、摄影工作室。来这里晃悠的也多半是为了拍照。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
园区内有个蜂鸟网武汉站的摄影棚。门前的小黄人似乎在警告我表偷拍。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青旅的喵星人,这次比较可惜没能订到这里的房间。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D3@汉江江滩->跟石凳玩一把浪漫
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汉江江滩比起长江沿岸的那几个江滩确实景色差太远了。唯一吸引我来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一些刻着数字的石凳。坐在石凳上正好可以面对对岸的琴台大剧院,设计者为了给情侣制造浪漫气氛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汉江江滩
汉江江滩结尾
从武汉回来后就进入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这篇游记也拖拖拉拉的一个多星期才完成。这次旅行结束我的2016,同时开始了我的2017。游记是旅行中最有价值那部分记忆的呈现,每每写完一篇游记,就会重新发现旅行中的惊喜和愉悦,又同时会有制造一些遗憾。这些都是人生中宝贵财富的一部分。
本文由游艇会yth1111-游艇会手机app发布于装修,转载请注明出处:畅游武汉3天游艇会yth1111
关键词: